为深入落实学校第二轮“致远”教职工素质与能力提升计划(2017-2020年),切实落实本科审核评估整改任务,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校于2018年7月14日至7月21日派出48名理工科教师参加赴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新工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本次培训班是学校第二轮“致远”教职工素质与能力提升计划中的其中一个集体外出接受培训的集体。
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多次与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沟通交流,落实培训课程与食宿安排等内容。上海交通大学根据我校提升新工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习需求,精心设置课程,高标准配置师资,聘请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专家教授为学员授课,本次培训课程主题涵盖理工科教学艺术、互联网+、创新、国际化视野、国学智慧与人文素养提升等。五天的学习,给了学员不少的启发和思路。同济大学李忠鹏教授讲授的《“新工科”的内涵和实践》,让学员们意识到东莞与上海的差距,个人与大师的差距,老师们表示将保持教学与科研的热情,以3C的标准勉励自己:Creative, 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浙江师范大学滕波涛讲授的《理工科教学方法与艺术》,从中西方教育差距、讲述教学法、练习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等方面全方位的诠释了理工科教师教学方法与艺术;浙江师范大学夏洪文教授的《创新人才国际化视野培养的方法与路径》讲座,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分析出: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出色的学习者,对事物充满好奇,并懂得如何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朱明毅教授的《高校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讲座,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参训老师们明白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深入理解、灵活应用、吸引注意力,努力开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崭新局面;上海交通大学于明鉴教授讲授了《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指导与学业评价》讲座,他从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淘宝“土豪金”辣椒酱等实际案例与90后大学生的特点,讲授如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上海交通大学姚淦铭教授《国学智慧与人文素养提升》讲座,他运用丰富的实例,旁征博引、生动有趣的给大家上了一堂情商提炼课,他总结了成功12字核心秘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并指出学习中的三无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学无有用无用之分,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上海交通大学童钧耕教授《精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给学员们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民祥讲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别开生面,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
除此之外,同时安排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红色教育基地“中共一大”会址实地现场教学,以及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
参加培训学员十分珍惜本次培训机会,每门课程授课结束后纷纷进行了讨论。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良多,接下来要总结学习收获,交流学习经验,吸收培训学习养分,调整自我,在新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步入新高度,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添砖加瓦。据悉,为增强培训成效,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将总结学习收获,并形成1500字的培训总结材料,开启分享交流,学校将予以实时跟踪和考核。